|
拆除公共区域的违法建筑、拆除有碍空间开放的围墙、增加景观小品和休憩设施,把街区内部空间变成城市公共空间,把街区内部道路变成城市慢行道路,建设开放共享、环境舒适、体验丰富的街道空间……
在成都,“两拆一增”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熟悉的生活。
绿地、花园、木椅……看似平常又温馨的小变,你可知,它们却正是,成都城市核心功能区实现功能优化提升的路径之一。
城市更新。优化空间。
人物故事
▲工作人员何达在“两拆一增”现场
冬日里的成都,绿意盎然。抬头望蓝,出门见绿,“绿色福利”给成都人,妥妥的幸福感。
“难以想象,当时的破烂规划绿地,铁丝网围起来的违建垃圾房,周围的居民都不愿意靠近,更别说来这里散步了 !”
作为“两拆一增”的参与者,基层城市管理者何达甚是感慨。那时候,常常周末加班、连轴转!“看着围墙变成绿地,看着废弃地变身公园......忙碌,也是值得的。”
反复走访、调研、规划、设计,何达就这样见证了沙河城市公园的新生。
干净的人行步道、崭新的健身器材、色彩缤纷的儿童游乐园、供人休息的座椅......融合东郊工业文明和现代音乐元素……
如今的沙河城市公园,别有一番风味。
“我家就住附近,我几乎每天都要来这边溜一圈,周末还带我孙子来耍,因为这里变漂亮了许多!我们真是开心!”正在锻炼的王叔叔很是欢喜。
而在成都,“两拆一增”后的一幅幅城市美景,正应运而生。
▲焕然一新的成华区沙河城市公园
▲成华区青龙街道“两拆一增”后的新建小景
充足的开敞空间是城市宜居性和舒适度的重要依托。通过规划、改造等多种措施增加开敞空间,让市民更有条件“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将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相融合,让园区深度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有机部分和靓丽风景,正是成都“两拆一增”的初心。
种下银杏、香樟、黄果树,安放的文化石上,还特别书写着流沙河老先生的《沙河赋》!“派分府河,源出岷山。旁泄夏洪,广溉春田……”
就在几个月以前,这里还是锦江区沙河街道办事处的围栏。可是现在,围栏拆掉了,一个小巧的园林将街办与街道连为一体。
“很开敞,有了忽然增加的空间感!而且有文化和亲切感了!”谈起围墙被拆之后的第一个感受!张老师点了一个赞!
▲锦江区沙河街道办事处拆除围墙,新建绿地
街道干净了,空间开敞了,人行道宽阔了,武侯区草金路北段至南段沿线的“小魔术”,也让大家眼前一亮!
“以前这里可是有点乱,是一片违建!而现在你看,违建被拆除之后,这里变成了绿道系统,彩色透水混凝土“健身绿道”穿插其间,档次一下升级不少!”
▲武侯区草金路治理前后
而变化,绝非偶然。还在继续。
在成都,你只要细细留意,这样精致而又玲珑的用心,就会不经意间跳入眼帘……
五线谱、高音符号、音符巧妙融合而成的一个巨大的音乐标志吸引了不少市民来到一品天下大街节点欢乐园。这里是金牛区以“欢乐”为主题,精心打造的街头公园。
而这里,曾经也“无人问津”。
▲金牛区一品天下大街节点欢乐园治理前后
就在不久前,华阳顺河路南湖桥头多了一个“新网红”!
陈旧的老水塔精心“包装”后,摇身一变成为华阳新地标,与旁边翠绿的草坪、平坦的步道相映成趣,使华阳人多了一处可散步、可休憩、可摄影的地方。
环境变美了,大家心中充满欣喜。
“很久没过来了,没想到家旁边居然变化这么大。绿草如茵、鲜花盛开,这里真的美多了!”黄阿姨观赏着眼前的美景,不禁感叹。
▲天府新区华阳顺河路南湖桥头的“新网红”!
通过增加开敞空间、降低新建建筑空间尺度,让城市空间更舒适、更宜人!提升整个城市空间的连续性、进入性和共享性。
成都,以公园城市理念和美学设计创新城市价值,通过有机更新,提升城市风貌和品质。
打一场“两拆一增”攻坚战!
2018年12月,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管委主任王宏斌在全市“中优”区域“两拆一增”工作联席会议上强调,要将“两拆一增”与科学治堵、违法建设治理、背街小巷治理等项目结合,提升“两拆一增”工作的附加值。要持之以恒、持续发力,做好这项增强城市宜居品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一项民生工程。
成都对标学习先进。建立联席会议。统筹推进。
成都突出示范引领,聚焦出入城主通道、公园、广场等人口密集区域和城市主街区等重点区域。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标杆。
成都架构“政府+企业+学校+N类社会组织”两拆一增工作平台,鼓励各方力量,参与或直接实施“两拆一增”。
全面推行“企业联建”新模式,城市管理者联合中迪禾邦集团、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地铁公司对成华大道与二环路交汇处、成都理工大学校园东北侧、迎晖路地铁口等点位实施拆围植绿,新增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
在“企业自建”新模式中,中车集团主动拆除宿舍区违建103处,打造微景观、微绿地。四川省疾控中心、玉林中学、华西检测中心主动响应“花开玉林”,开展“拆围植绿”行动;绿墙,红花,宛若一道道美丽的花边,温婉动人。
电信路社区金陵路三号院全体居民主动将院落临街50平方米的自行车棚房屋改造成书吧,用作社区花间诵读场地。
花下,诵读,别有滋味……
▲玉林街道老百姓自发护理绿地游园
▲成华区沙河城市公园内市民正在游玩
在“统筹共建”模式中,成都启动“规划师进社区”活动,邀请社区规划师参与“两拆一增”工作,与老旧院落改造、背街小巷整治、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城市营造相结合。
玉林街道的居民、志愿者队伍和驻区单位心连心,一起种上一抹新绿。460棵“希望之树”新生在玉林的街头……
树形呈伞状的海棠有序地栽种于坡地之上,与高大的银杏、香樟、皂角等乡土树形成错落之势……细细打量,青龙街道的致力路街头公园小巧而精致,婷婷玉立。如今,这个美丽公园早已成为了一个社区公共空间的延伸和纽带……
于是,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成都,将原有封闭、隔离的内部大型开敞空间面向城市街道和社会人群开放的同时,还形成连续、可进入、可共享的城市大型开敞空间和开敞街区!
城市空间更通透、更宜人,富于变化、多姿多彩!
▲锦江区橡树林绿地转角处
▲金牛区沙河源小游园,孩子们正在玩耍
▲青羊区浣花滨河路肖家河水闸四周
▲新建的小游园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开门见绿,推窗见景
这是“两拆一增”后的成都新变
也是城市管理者的心愿
绿色,触手可及
绿意,见缝插针
更具美学、更具温度的
成都城市管理,愈发打动人心!
数字看变化 ↓
2018年,成都圆满完成了“两拆一增”点位2073个,超额完成62个点位,拆除公共区域违法建筑136万平米,拆除围墙31万米,植绿面积480万平方米,相当于46个人民公园那么大的绿化面积。
主管: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主办: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新媒体中心
采写:康庆 赵蕾
图片来源:锦江区城管园林局、成华区城管局、武侯区城管局、金牛区城管园林局、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城市管理和市场监管局
图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