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8月28日成都理工大学的学生们来到了张天伟的工作室进行拍摄工作,大家有幸欣赏到了张天伟老师珍藏的风筝作品和风筝的制作过程,并带领大家来到未央宫草坪展示和放飞了部分风筝作品,受到了现场的学生和风筝爱好者的好评和赞赏。
“动态风筝”是在传统风筝上增加了风力机械传动装置,经过机械装置带动风筝上的某些部位进行动态活动。今年已是八十多岁高龄的张天伟大师从小就受祖辈的影响,酷爱风筝与机械制作,身为机械师的他在全国首次将机械传动装置与传统风筝相结合,将传统的平面静态风筝创新发展为立体的动态风筝,并将声、光、电技术运用到机械风筝中,使风筝在放飞中某些部位不但可以活动,还能发光发声,提高了风筝的观赏性和趣味性,他制作的风筝形态各异,制作的动物风筝活灵活现。
采访学生来自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学院系成都理工大学直属教学单位,是全校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基地。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建院20余年来,一直秉承“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原创能力的复合应用型艺术传媒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他们早早关注到了张天伟老师的机械风筝,并产生了浓厚的的兴趣,特此前来采访。
为了从多个方面了解动态风筝背后的故事,碑林区非物质文化遗保护中心主任王敏也接受了学生们的采访。她向学生们具体讲述了张天伟老师与他的动态风筝和碑林区非遗保护中心之间的渊源,以及碑林区非遗保护中心对于动态风筝项目发展迄今为止的关注与支持等内容。在碑林区非遗保护中心各方工作人员热心积极的配合下,学生们圆满地完成了采访活动。
end |
|